今年以来,金台区高度重视“信易贷”工作,切实把服务实体经济,破解融资难、融资贵问题作为推进中小微企业持续健康发展的首要任务。积极推广“信易贷”平台,引导广大中小微企业及个体工商户入驻并实名注册,按需发布融资需求,通过开展产融对接、知识培训、入企宣传等活动,为中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提供融资撮合、政策解读、政策申报等一系列惠企服务,致力于帮助企业与金融机构建立紧密联系,促进企业的发展和壮大。
一是归集涉企信用信息,实现数据共建共享。依托宝鸡市信用信息平台,组织44个部门和11个镇街归集报送企业信用信息,包含企业行政许可、行政处罚、信用承诺、行政监督检查、行政奖励、失信被执行人等信用信息,实现行政审批、市场监管等重点领域信息共建共享,为信易贷平台金融机构提供数据支撑,金融机构根据企业信用信息完善特定企业画像,实现“一企业一方案,一行业一特色”,为每家企业定制专属的信贷产品,力争做到“一个平台,全面懂企”。
二是强化惠企政策培训,助力企业提质增效。区信用办联合区工商联、区农业农村局、金河工业走廊事务中心等涉企单位开展企业信用管理、信用修复、信易贷注册融资等政策培训,积极引导企业自主申报宝鸡市诚信企业,结合自身需求,建立信用档案,按需发布融资需求,主动开展信用修复,充分利用好各项惠企政策。目前,我区已建立企业信用档案4000余家,44户企业被评为宝鸡市诚信企业,充分享受守信带来的政策红利。
三是做好助企个体服务,打通政策落实“最后一公里”。
区信用办联合平台工作人员入大厅、走商户、访企业,深入了解企业的经营情况以及融资需求,详细介绍了平台的功能,并分享了“中银企E贷”、“信用贷”、“市民e贷”等普惠金融政策产品,使企业充分认识到通过该平台能够便捷、高效地享受融资撮合、政策咨询、担保增信等一站式服务。
截至目前,金台区入驻宝鸡市金融服务信息平台的市场主体数量为4738家,完成授权书128家,包含辖区内中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及农业专业合作社,发布融资对接企业94家,累计完成企业授信额度7.8亿元。
下一步,金台区将强化与企业的常态化沟通,实时掌握企业需求,切实落实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各项政策措施,加大惠企政策的宣传力度,引导辖区金融机构充分发挥作用,助力企业实现做大做优做强的目标,持续优化我区营商环境。
金台区全面落实信用修复“两书同达”,助力企业健康发展
为推进社会信用体系建设,优化营商环境,助力企业减负增信,金台区在辖区内推行行政处罚决定书和行政处罚信息信用修复告知书“两书同达”机制,引导市场主体及时纠正失信行为,切实提高信用修复效率,更好释放主体活力,为区域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保驾护航。
一是建立信用修复“两书同达”机制,按照“谁处罚、谁认定、谁负责”的原则,区级相关部门在送达《行政处罚决定书》时,同步送达《信用修复告知书》,主动告知失信主体该行政处罚信息将被公示的网站、失信行为类型、最短公示期、修复流程、信用修复政策等内容,同时落实信用修复联络机制。将信用修复指导前移,提升企业主动开展信用修复工作的意识,让企业在收到《行政处罚决定书》的第一时间知悉信用修复的重要性、相关政策及修复流程。
二是标准化《信用修复告知书模板》格式,便于在全区各行业领域快速推广,提升信用修复“两书同达”应用成效,让更多企业受益,提升辖区企业市场竞争力。由于“信用中国”网站上公示的行政处罚信息修复流程全国一致,区级各行业主管部门仅需按照实际处罚信息对《信用修复告知书(模板)》进行补充,即可生成对应的信用修复告知书,有利于在全区范围内快速推广,具有可复制、易推广、操作性强等特性,可以提升信用修复“两书同达”应用成效,让更多企业受益,提升辖区企业市场竞争力。
三是加强政策培训,提升监管成效。为及时掌握企业信用修复服务需求,金台区信用办联合相关部门及金河工业园区,各镇街开展企业“信用修复”专题培训,同步建立了企业信用服务回访制度,对开展信用修复企业定期进行回访,了解信用服务效果,通过区级媒体广泛开展信用修复政策解读和宣传,营造“知信、用信、守信”的浓厚氛围,确保“两书同达”工作落地见效。
下一步,金台区将持续落实“两书同达”工作机制,多途径、多渠道广泛宣传信用修复政策,常态化推进信用修复指导工作,进一步加强引导和帮助市场主体及时纠正失信行为、重建重塑信用,持续优化区域信用环境。